• <sup id="o8cu8"><button id="o8cu8"></button></sup>
  •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風俗 > 民族風俗資訊  > 詳細頁面

    公喇嘛二月二

    來源: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網 2023年03月21日 閱讀量:


      公喇嘛行政村是和林格爾縣盛樂鎮鎮政府所在地,位于呼和浩特市與和林格爾縣城之間,地勢平坦,土地富饒。該地屬蒙、漢族共居區,人杰地靈,民風淳樸,是和林格爾富裕之地。

      農歷二月初二,是在我國流行十分廣泛的傳統節日之一。諺語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所以“二月二”被看作是龍的節日,稱作“龍抬頭”節、青龍節。

      “二月二”是當地勞動人民遵循這一古老節日風俗,形成的一套當地特有的過節習俗。此風俗歷史悠久,從明末清初至今,當地人通過各種活動形式,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公喇嘛“二月二”與龍有關的應節民俗主要有“引龍”?!岸露边@天清晨,村民們早早起來,將錢幣投于茶壺中,在水井中汲上水,邊走邊傾倒,到家后則將茶壺中剩余的水和錢幣撒傾倒在貯水甕中,名曰‘引錢龍’。其用意是把“龍”當作吉祥物引入宅室,以達到祈福求財的目的?!耙垺被顒颖憩F出人們對龍的崇敬和信仰。

      “二月二”的習俗中把食品名稱都要加上“龍”字。早晨吃餃子叫安龍眼,中午吃豬排骨頭叫“打龍腰”,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花餅稱“撕龍皮”,晚上吃面條、粉湯稱“挑龍衣”,面條和餛飩一起煮叫“龍拿珠”。把食品與龍組合在一起,增強了食物的神圣感和神秘感,盡管把龍的頭、尾、須、耳、皮等撕之、食之,大有不敬之嫌,卻也使節日增加了龍的色彩。這種食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內容更加豐富了。

      屆時在廟里還要敬龍牌及各路神仙,并且唱大戲、逛九曲、壘旺火,家家戶戶請親待客、邀朋會友,共享“二月二”盛會的歡樂,一同祈求“龍王爺”保佑五谷豐登、人丁興旺,流露出人們對龍的無限崇敬和虔誠的信仰。

      該地有一個不成文的老規矩,就是在“二月二”這天,嫁出去的姑娘必須回到娘家,住上一段時間,啥也不用做,吃吃喝喝,盡可能的放松心情,快快樂樂地過好節??赡苁驱埻鯛斠灿X得舊時姑娘們太辛苦,想讓她們休息一下吧。

      據當地老輩人講,上古時候,天上住著一公一母兩只鳳凰,它們的爪子上都得了一種泡病,往下掉渣。在每年二月二傍晚的時候,它們都要飛往東方,正好路過公喇嘛。當地人怕鳳凰爪子上的渣掉到院子里影響一年的運程,所以入夜的時候,村民們家家戶戶都要將院子里壘好的旺火點燃、希望鳳凰避開公喇嘛這個風水寶地,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公喇嘛“二月二”古老的民俗節慶形式有所弱化,比如祖輩流傳下來的兩條紙龍已經丟失,而扎紙龍的方法也已失傳,許多蘊含民俗文化的傳統習俗亟待我們加強保護。

      

      資料來源: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網

      http://www.helin.gov.cn/index.php/cms/item-view-id-12657.shtml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