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邊陲小鎮滿都拉,氣溫已降至零下二十幾攝氏度。聽說烏蘭牧騎來演出,周邊的戍邊牧民、邊防派出所民警們早早到場欣賞??吹脚d起處,牧民代表巴圖格日勒還給大家演唱了自己的拿手歌曲。雖然外面天寒地凍,可會議室里歌聲嘹亮,臺下熱情互動,熱鬧非凡。
1960年,包頭市第一支烏蘭牧騎在達茂旗成立,從此,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酷暑,長期在邊遠農村牧區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在包頭市烏蘭牧騎中引起強烈反響,殷殷囑托時刻牢記在隊員們的心間,激勵他們牢記使命,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時光荏苒
四年來
包頭市烏蘭牧騎活躍在農村牧區
每年為農牧民群眾演出數百場
同時開展多種文化服務
為促進草原文化繁榮發展、民族團結進步
邊疆安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多措并舉 凝心聚力再出發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為新時代烏蘭牧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包頭市委、市政府及時傳達學習回信精神,精心策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烏蘭牧騎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的部署。
及時傳達學習,組織各地各部門通過學習會、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迅速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到基層一線,做到全員覆蓋。
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烏蘭牧騎創作、排演、生活和工作環境等,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解決好烏蘭牧騎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為促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從2018年到2021年,每年制定印發《包頭市烏蘭牧騎工作方案》,圍繞烏蘭牧騎改革、創作、創新等工作,劃分責任單位,要求完成時限,扎實推動全市烏蘭牧騎各項工作持續發展。
達茂旗烏蘭牧騎是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科級單位,今年4月,土右旗烏蘭牧騎也按照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要求,提格升級為全額撥款一類公益性準科級事業單位。
……
一項項高含金量的工作舉措
為全市烏蘭牧騎事業
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心中裝著群眾,腳上沾著泥土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四年來
我市不斷加強新時代烏蘭牧騎
職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把烏蘭牧騎建成黨的創新理論的“宣講隊”,通過“文藝+宣講”的方式,搭起了“文藝搭臺、理論唱戲”的有效平臺,利用文藝演出、烏蘭牧騎隊員現場宣講、錄制播放音視頻、抖音、快手直播等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知識傳播到基層群眾的身邊。
——把烏蘭牧騎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示范隊”,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倡導所有隊員帶頭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并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節目創作及排演。
——把烏蘭牧騎建成黨和國家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宣傳隊”,重點圍繞黨史學習教育、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國家安全教育、優化營商環境等主題創作推出一批具有烏蘭牧騎小型、快捷、靈活特點的歌、舞、樂、曲藝以及小戲小品等文藝作品,開展惠民演出。
——把烏蘭牧騎建成“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志愿服務隊”,與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精準對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了下鄉演出“我幫你”、文藝輔導“我幫你”、隊員包人“我幫你”、隊伍包村“我幫你”等一系列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整合市屬文藝院團以及文化、衛生等14個部門組成的“包頭市草原綜合志愿服務輕騎兵”隊伍,服務遍布全市各旗縣區基層服務點。
——把烏蘭牧騎建成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藝隊”,根據群眾需求和地域特點,各烏蘭牧騎設立小分隊,制定了深入基層送“文藝服務清單”,有規劃地調整文藝演出內容。
——把烏蘭牧騎建成最強黨支部建設的“標兵隊”,以黨建工作推進業務工作,以黨建工作促進職能建設,把烏蘭牧騎黨支部打造成為政治能力強、隊伍建設強、組織生活強、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最強黨支部”。
創作精品 唱響時代最強音
藍天為幕布,大地為舞臺,近年來包頭市烏蘭牧騎為了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他們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將無數優秀文藝作品獻給各族群眾。
包頭市充分發揮烏蘭牧騎和國有文藝院團示范引領作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挖掘守望相助、團結奮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創作題材,共計創作排演了大型二人臺紅色革命舞臺劇《王老太太》、好來寶《前進中的烏蘭牧騎》、歌曲《我們是草原的輕騎兵》《我的敕勒川》《無悔的抉擇》《砥礪前行》、舞蹈《達爾罕貝麗格》、二人臺小戲《公事 家事》《都是一家人》《尋找老扶貧》、小品《大城小事》《邪不壓正》、民樂合奏《愉悅的呼德》、二人臺現代小戲說唱RAP《決戰決勝脫貧年》、實景演出劇目《敕勒歌》《敕勒情緣》《傾城美岱召》等近300部(件)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2020年,共向自治區推報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劇本23部,其中,小戲《一墻之隔》、小品《扶貧路上》等6部作品入選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編印的《脫貧攻堅主題優秀小型作品選編》;組織征集了坐腔書場《山村攻堅戰》、歌曲《小康路上跟著你》、山曲兒對唱《決勝小康年》、呱嘴《精準扶貧進萬家》等脫貧攻堅主題音視頻文藝作品20余部,報送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并利用各級各類“網上烏蘭牧騎”抖音和“今日頭條”官方政務號及各類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
今年以來,以“贊歌獻給黨”為主題,圍繞建黨百年,開展黨史故事系列情景短劇創作,推出了大型二人臺紅色革命舞臺劇《王老太太》、音樂劇《草原曙光》、黨史系列情景劇《繡紅旗》《一二·九運動》《趙一曼》《小崗村》等一批劇目,深受觀眾喜愛,進一步激勵全市各族干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與此同時,包頭市還著力加強“網上烏蘭牧騎”建設,開展了2021年烏蘭牧騎春節網上服務和綜合志愿服務線上活動等,推出了“喜迎新春”包頭市國有文藝院團文藝精品展播、烏蘭牧騎經典節目線上展演、“相約微課堂”等線上展播展示。精心組織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叫得響的活動,如包頭市烏蘭牧騎“送歡樂、送文明”基層服務活動、包頭市“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到人民中間去”基層綜合志愿服務活動、“烏蘭牧騎月”主題活動、烏蘭牧騎集中展演、烏蘭牧騎助力文旅融合活動等。
四年來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突出反映時代主題
一部又一部精品的誕生
讓烏蘭牧騎文藝創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忘初心 扎根基層譜新章
包頭市烏蘭牧騎采用集中演出與小分隊演出相結合的模式,扎根基層,演出深受百姓喜愛。
今年,按照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化和旅游廳統一部署安排,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電局牽頭,會同市委講師團、市衛健委等及各旗縣區宣傳文化部門,嚴格按照全市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組織開展面向農村牧區、邊遠鄉村的“送歡樂、送文明”基層服務活動。
“我們從包頭市藝術劇院以及旗縣區烏蘭牧騎抽調專業隊員共組建了17支小分隊,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全市邊遠農村牧區的170多個服務點開展‘送歡樂、送文明’基層服務活動,為廣大農牧民群眾送去歡樂和文明的同時,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笔形麄鞑课乃嚳瓶崎L馮凌云說。
截至目前,2021年包頭市兩支烏蘭牧騎演出192場次,輔導服務154場次。
下一步,各烏蘭牧騎將繼續滿足群眾服務多樣化,嚴格履行烏蘭牧騎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創作、創新、傳承、對外交流等各項職能,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弘揚烏蘭牧騎優良傳統,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彰顯自身紅色基因的深厚底蘊和時代價值,通過小戲、小品、歌舞、器樂、快板、山曲兒等多種表演形式深入到人口居住分散、文化生活匱乏、偏遠的地區,深入到邊防軍營、廠礦企業、社區、校園,廣泛開展“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到人民中間去”“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草原兒女愛祖國”“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主題演出服務活動,每支隊伍年均演出場次不低于100場,每支隊伍年均服務文化大院、文藝團體、業余愛好者不低于100余次。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
充分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
努力創作更多群眾
喜聞樂見、具有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包頭市烏蘭牧騎將一如既往扎根基層
將黨的聲音傳遞到農村牧區
讓烏蘭牧騎這面全國文藝戰線的旗幟
高高飄揚,永不褪色
資料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
https://www.nmg.gov.cn/asnmg/asnmg/asnmggsp/202112/t20211202_1967329.html